110年度以橋仔為田野調查現場的系列課程,學生在課程的引導之下,調查主題包括漁村生業、飲食文化、戰地政務與民間信仰,成果同時成為新修復歷史建築五間排展示內容的一部分。

這項行動希望將歷史研究的能力,轉譯為公眾普及知識,並發展出獨特的大學與地方合作的關係。不僅深入解釋五間排反映出橋仔的社會經濟變遷,也分析了閩東民間信仰的特色,以及馬祖漁業如何作為重要產地,並與臺灣飲食消費產生密切關係。

上述微型策展成果仍持續於橋仔村的五間排內進行中,今年度(111年)再度邀集修課學生參與「誌村鑑寫作隊工作營」,重新運用展示內容並延伸出多篇可讀性高的專書文稿。同時,寫作隊行動特地邀請四位馬祖在地社群,以在地視角協力書寫特定議題,也為專書帶出更寬廣的討論面向。因此,110年度計畫資源投入的一系列成果與過程紀錄,不只在五間排持續展出,也因為寫作平台的建置與出版機會,而有了再一次運用的機會。

110-111年一系列課程,首先嘗試以微型展示為行動方法,讓學生在前導課程的指引下,面對有限的田野時間也能產出一套有效的展示溝通方法與設計成果。對人文學科的地方研究而言,進入田野的目的並非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但從研究要轉化為展示的關鍵,進到地方、認識地方,再到真正理解地方,才有可能做出以地方視角為出發點,既能將地方帶到觀眾眼前,也能讓地方的人不只是被他者描繪的被報導者。

因此,從前導課程再到田野實作,最終成為展示成果,並不是這一系列課程的終點。完成當下目的後,學生們暫時離開田野,回到各自生活步調,如何不以展示為目的,重新思考以書籍出版為機制的地方寫作,能夠為自己累積的田野知識帶來何種不同的可能性?因此有了111年的寫作隊計畫,試著將不同的田野,也就是不同課程的積累,收攏在一個出版系列中。

「誌村鑑」寫作隊的行動系列,以出版成果為目的,受惠於標竿計畫第二年度的計畫支持,規劃以村里為單位,試圖從在地的邏輯,探問生活與文化,乃至當代與未來的問題,是分析也有倡議,書寫不同村落探問不同問題。 

然而,寫作隊成員的組成,除了修課學生以外,一方面受制於學生陸續畢業離校,一方面考量專書整體架構鋪陳,勢必邀請外部協力夥伴的參與,尤其具備地方視角的在地社群,這是學生難以取代的部分。也因此,標竿計畫所給予的彈性空間,雙年度的操作架構,第一階段成果有機會在第二年度的尾聲發展出不一樣的成果運用,除了「標竿計畫支持,馬祖當地博物館資源的引入,也是計劃得以成行的原因之一。換言之,如何以一支核心計畫,帶入更多既有資源的協力,讓原本的資源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能量擴增,對於教學現場的實作而言,是教師在課程規劃以外,必須不斷考量爭取跨域合作機會的各種挑戰。

誌村鑑1:橋仔村 更多資訊: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2043902682386491009

圖片來源:林孟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