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Activity

2024-10-11

由成大歷史系謝仕淵副教授主持,以系統性方法的設計,透過社群協作的介入,以策展方法促進議題的公眾溝通與當代價值,讓島嶼生活資產具有當代的新生命。課程包括在本校進行的前導課程(110.10.02、09、16),在馬祖進行的調查工作坊(110.10.27-30),乃至最後的布展實作(110.10.31),工作坊課程的基礎是以田野實作為研究方法,以島嶼漁村生業與飲食文化、島嶼雜貨店為調查主題,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同時具備田野技巧及田野實作,並且將調查成果轉譯為以公共展示為目的的故事題材,提出以島嶼漁村為觀察對象的文化路徑與策展行動方案。 田野調查發現康熙年間界碑:歷史系謝仕淵老師團隊和研究生廖伯豪在馬祖進行的田野調查中發現康熙二十八年界碑,對馬祖文化具有重大貢獻,連江縣文化處啟動文資調查並將石碑列為重要文物,媒體報導截圖如下 課程以調查與研究島嶼漁村生業歷史及飲食文化兩大主題,培養學生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策展實作之能力為目標,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具備田野技巧及田野實作經驗,能夠掌握對不同議題進行研究的田野工作方法,並且轉譯為策展形式之方案。學生分組進行口述及田調、腳本撰寫、微型策展實作,共計三階段課程推進,所完成之成果與學生所製作的腳本除現地發表與微型策展之外,預計將成為馬祖北竿「五間排漁家展示館」之常設展可運用的文化資源,讓學生研究調查積累留在現地,透過田野現場所產出強化展示內容的可看性,也讓參與學生重新理解文字資料可能帶有特定書寫意識和立場的侷限,田野現場能夠產生和文獻材料的對話效果。 島嶼生活因特定的歷史與自然條件,而產生了不同的生業型態,以田野現場馬祖為例,因位於閩江出海口,豐富且多樣的魚類資源,給了在地人發展漁業的良好條件,但同時又必須面對漁產保存問題,並延續福州原鄉的飲食習慣,發展出一套融合了人文與風土的生活模式,不只可見於本次課程主要設定的生業與飲食文化上,更涉及了在地的傳統信仰、廟宇組織等社群網絡中,亦是當代馬祖田野現場值得觀察探究的島嶼文化。 在五日的田野過程中,學生產生想要更加了解馬祖過去的動力,尤其是隨著每日田野的經驗累積,逐步意識到文字資料所帶有特定書寫觀點和缺少底層人物的生命經驗,歷史研究者能夠讓「文獻」和「田野」產生對話,還原更為真實的歷史現場,並藉由展示手法說一則則帶有地方觀點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內容在田野工作坊最後一日,在田野報導人和馬祖當地民眾前展出,並由學生親自口說發表,再由當地人反饋意見,對於在地人而言,自己生命經驗被理解、被書寫,到正式展出,是一般民眾少有的經驗,也凸顯出底層社會的歷史研究難以進入博物館展示空間的問題。因此,本次課程和田野工作坊,除了是讓歷史相關科系學生實際操作從研究到展示的過程,更試圖嘗試一種不同於學院研究範疇的博物館展示,期使為馬祖近年來強力發展「島嶼博物館群」的策略,能夠帶來當地文化研究的新突破。

2024-10-11

創意產業研究所陳明惠副教授帶領「當代展覽策劃:理論與實踐」課程學生策展,藉由藝術的表現讓觀展者能藉各組作品至馬祖「到此一遊」,透過各種不同的創作方式詮釋一段關於馬祖的想像與期待  展覽簡介:馬祖串起我們連結對島嶼的想像,藉由藝術的表現讓觀展者能藉各組作品至馬祖「到此一遊」,透過各種不同的創作方式詮釋一段關於馬祖的想像與期待。 指導老師:陳明惠 參展藝術家:由國立成功大學科藝技術碩士學位學程與工業設計所等18位同學參與,依序為陳昱如、陳彥中、陳品鈞、陳品淳、梁懷萱、張瀞元、張琬旖、張凱翔、康靜雯、洪彩恩、林意慈、林佩穎、周泰全、周玟璇、李佳諭、何芸瑄、吳思瑩、吳彥嶔(依照筆畫排序) 展覽位置:國立成功大學C-Hub三樓展覽室 展覽時間:2021年12月24日(五)09:00-17:30

2024-10-11

培育成大建築研究所吳怡諄、蕭瑋廷二位研究生參與馬祖藝術島「戰地轉身・轉譯再生」展覽,指導教授為鄭泰昇教授與沈揚庭副教授,其展示作品名稱:「崚」(Lang Form)。「崚」的概念發想是將馬祖連續綿延的山崚地勢,轉譯成為一座具有高峰迭起印象的金屬工藝長桌。因應位於南竿梅石展區二樓展覽的需求,將金屬長桌的尺寸定為六米,並藉由金屬鋁棒的輕透性和疊加、錯位的手法,彎折出山崚之間的疊影之像,也透過崚來轉譯馬祖特有的山巒起伏,製造出綿延不絕的視覺景觀。考慮有限人力施作的時程與海運空運的寄送條件,作品以RAC-Coon成大數位智造工廠的高精密機械手臂金屬彎折製程,總共費時兩個禮拜內將160根加上備用單元40根金屬管製造而成,此實驗作品驗證成大大型設備的的支援與師生跨島實作的能力。吳怡諄、蕭瑋廷二位研究生也透過競賽,獲得參與臺南月津港節參展的機會。

2024-10-11

111年度成大歷史系謝仕淵 副教授的系列課程,以連江縣東引鄉為實作場域,鎖定戰地政務時期以降的東引生活史為題。東引的生活史係以漁業發展而形成的漁村社會為基礎。戰後初期,位於戰地前線的馬祖,在緊張的戰地情勢下,政府單位又必須考慮民生穩定與有效管理,因而又添加了政治社會條件所影響的日常生活面貌,本課程係為認識前項因素如何影響東引歷史的發展。再者,本課程需閱讀史料與指定文本內容,後至田野現場進行實作課程,培養學生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作之策展能力。 同時,為嘗試不同的公眾溝通模式,110年橋仔系列課程成果在專業出版團隊與馬祖在地文史研究社群的協力下,轉化為可讀性高的出版形式,如此一來,才有可能吸引一般讀者對於橋仔乃至於馬祖特殊戰地政務下的漁村生業與人文生態產生閱讀興趣,專業史學研究也因此有了不一樣的公眾對話機會,對於熟悉史學分析與書寫的系所學生而言,與公眾溝通能力是未來職涯深度發展重要基礎能力。 工作坊時間:2022/8/28-8/30 成果發表:2022/8/30 連江縣東引鄉劉依祥宅

2024-10-11

110年度以橋仔為田野調查現場的系列課程,學生在課程的引導之下,調查主題包括漁村生業、飲食文化、戰地政務與民間信仰,成果同時成為新修復歷史建築五間排展示內容的一部分。 這項行動希望將歷史研究的能力,轉譯為公眾普及知識,並發展出獨特的大學與地方合作的關係。不僅深入解釋五間排反映出橋仔的社會經濟變遷,也分析了閩東民間信仰的特色,以及馬祖漁業如何作為重要產地,並與臺灣飲食消費產生密切關係。 上述微型策展成果仍持續於橋仔村的五間排內進行中,今年度(111年)再度邀集修課學生參與「誌村鑑寫作隊工作營」,重新運用展示內容並延伸出多篇可讀性高的專書文稿。同時,寫作隊行動特地邀請四位馬祖在地社群,以在地視角協力書寫特定議題,也為專書帶出更寬廣的討論面向。因此,110年度計畫資源投入的一系列成果與過程紀錄,不只在五間排持續展出,也因為寫作平台的建置與出版機會,而有了再一次運用的機會。 110-111年一系列課程,首先嘗試以微型展示為行動方法,讓學生在前導課程的指引下,面對有限的田野時間也能產出一套有效的展示溝通方法與設計成果。對人文學科的地方研究而言,進入田野的目的並非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但從研究要轉化為展示的關鍵,進到地方、認識地方,再到真正理解地方,才有可能做出以地方視角為出發點,既能將地方帶到觀眾眼前,也能讓地方的人不只是被他者描繪的被報導者。 因此,從前導課程再到田野實作,最終成為展示成果,並不是這一系列課程的終點。完成當下目的後,學生們暫時離開田野,回到各自生活步調,如何不以展示為目的,重新思考以書籍出版為機制的地方寫作,能夠為自己累積的田野知識帶來何種不同的可能性?因此有了111年的寫作隊計畫,試著將不同的田野,也就是不同課程的積累,收攏在一個出版系列中。 「誌村鑑」寫作隊的行動系列,以出版成果為目的,受惠於標竿計畫第二年度的計畫支持,規劃以村里為單位,試圖從在地的邏輯,探問生活與文化,乃至當代與未來的問題,是分析也有倡議,書寫不同村落探問不同問題。  然而,寫作隊成員的組成,除了修課學生以外,一方面受制於學生陸續畢業離校,一方面考量專書整體架構鋪陳,勢必邀請外部協力夥伴的參與,尤其具備地方視角的在地社群,這是學生難以取代的部分。也因此,標竿計畫所給予的彈性空間,雙年度的操作架構,第一階段成果有機會在第二年度的尾聲發展出不一樣的成果運用,除了「標竿計畫支持,馬祖當地博物館資源的引入,也是計劃得以成行的原因之一。換言之,如何以一支核心計畫,帶入更多既有資源的協力,讓原本的資源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能量擴增,對於教學現場的實作而言,是教師在課程規劃以外,必須不斷考量爭取跨域合作機會的各種挑戰。 誌村鑑1:橋仔村 更多資訊: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2043902682386491009

2023-07-05

2020年開始,成大建築系鄭泰昇教授帶領團隊進行馬祖戰地轉譯再生統籌計畫,劉舜仁老師在澎湖進行循環永續創生計畫,不約而同地探討當代極富挑戰性與實驗性的整合設計之相關議題。為了將真實的場域帶入設計課程實作,提升學生對微觀與巨觀永續設計之操作能力,2021年起成大建築研究所設計課程特別以【Island 2030 : Global Issues, Local Matters】為主題,整合馬祖與澎湖二個場域,重新思考島嶼的未來十年想像與願景,操作實驗性設計構想,發展並累積對島嶼之設計概念,馬祖場域以「戰地轉身‧轉譯再生」為主題,進行戰地據點的空間改造與策展;澎湖以「地方創生‧循環經濟」為主題,回應在地的生活智慧,有效利用島內資源,發展永續循環產業,最後整合發展以島嶼為基礎的設計論述。